“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三:以产业振兴吹响乡村振兴新号角
【日期:2021年07月25日】 【单位:团委】 【作者:詹克昌】

7月23日上午,刺蛰的阳光倾斜在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人脸上,怀着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学生传媒中心组建的“乡村振兴 传行天长”来到了天长市金集镇,踏上了寻访金集文化之路。

七月的太阳像烈火一样灼烧着土地,也点燃了实践团各位成员实地调研的热情。一入井亭村口,首先吸引眼球的便是沥青硬化的主干道,道路两侧种植了挺拔大气的广玉兰、精致养眼的红叶石楠等景观植物,并配备了景观路灯。进入中心区域后,就可以看到一排排古徽派建筑风格的民居。这些徽派民居高墙封闭,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粉墙、小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亭台楼榭等和谐组合,处处彰显出一股灵气。

实践团成员对当地村民进行了采访。一位热心村民指着村内保留的一座改造前的老房子介绍说,“这是我们以前住的房子,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如今早已无人居住。我们现在户户都住上了楼房,水泥道路实现了户户通,再也不用一脚泥入户了!”在井亭村民居集中区的对面是占地1500平方米的居民休闲广场,涵盖了广阔平坦的茉莉花广场,古色古香的回转连廊,宽敞专业的篮球场,以及拥有乒乓球台、双杠、平步踏板机、仰卧起坐器等各类健身器材的居民健身广场。这里曾是长满杂草的泥地,也许,他们从来没有想象过这片土地会有如今这番景象。

从村口徒步行走十分钟,实践团来到井亭村村委会,受到张信文书记的热情接待。在谈及井亭村的产业发展和历史变革等问题时,张信文对井亭的发展感到自豪,并对实践团成员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他介绍到:“当地农业种植已经实现机械作业,代替传统手工作业;助农企业助力解决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70-80岁的老人也可以在相关企业里找到工作;村内定期举行好人、好婆婆的评选,丰富了井亭村的乡村文化建设;为了实现“农民强富稳”的目标,村政府大力发展当地乡村旅游,积极开发当地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业。”

井亭村文化底蕴丰厚,孕育了中国一代名导卜万苍和唱响海外的《好一朵茉莉花》原型《鲜花调》,杨捷将军墓和清朝道光年间尚书王引之墓连结成古墓群,文物众多,规模宏大。此次金集之旅,实践团积极学习感受乡村振兴战略的不同实现模式,金集主打文化旅游产业走出自己建设美好乡村的特色之路。

7月24日,千秋街道书记魏潘婷带领实践团参观了千秋社区新时代文化实践站,详细了解了千秋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架构、运转模式,开展的系列特色文明实践活动:红色管家、爱在二〇、爱心公益一键通、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参观间隙,实践团随机对几位居民进行采访,就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天长市的具体变化、千秋街道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以及对千秋街道未来发展的期望等进行了交流。

24日下午,实践团来到天长电商产业园。产业园负责人对公司业务与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介绍。天长市作为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项目试点市,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方面有巨大优势。天长丰富的农产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具潜力的农村消费都将成为电子商务实现快速发展的动力,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选择,依托农村淘宝平台,既要让农民群众足不出户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更要把天长的特色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目的,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从媒体工作者的角度出发,通过亲身实践、切实观察和调研走访,切身感受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带领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走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新农村中感受新变化,在新产业中感受新成就,了解民生,融入社会,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爱国情怀,勇担青春使命,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特约通讯员:鲍李宾 审核:黄立义 摄影::陈己杰 许德雄 编辑:李刚)

【浏览:

关闭

  • 微博
  • 微信
  • 媒体
  • 视频

皖公网安备 34112602000142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