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党建思政 >> 正文

热血丹心育桃李,栉风沐雨做园丁——食品工程学院优秀教师代表杨剑婷博士典型事迹

编者按:为了打造良好的政治生态,2022年食品工程学院在全院开展了选树先进典型工作。经基层推荐,学院党委研究确定选树杨剑婷同志为年度先进典型人选。杨剑婷博士自工作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作为高层次人才和优秀教师代表,展现出了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宽广的工作格局,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目前,她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食品工程学院党委委员、食品营养与安全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负责人、果蔬及特色食品原料加工团队负责人等职务。她是学生眼中的“四有”好老师,也是同事口中“巾帼不让须眉”的领域专家,更是胸怀大局、一心装满他人的优秀共产党员。我们期望,通过对杨剑婷博士典型事迹的宣传,在全院上下形成“人人学先进,人人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从而进一步推动学院政治生态不断优化。

三尺讲台 桃李满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教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杨剑婷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她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时刻铭记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对待教学,她是公认的“教学名师”。她常常说:“作为大学老师,走上讲台很容易,站稳讲台不简单。讲课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能够讲出来需要知识储备,能让学生听进去则需要技巧。所以大学课堂上,我们要深刻体会‘以学生为中心’这句话的真谛。” 同学们评价她的课,诙谐幽默,善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讲解深入浅出,案例丰富,逻辑清晰,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说的是“金句”,上的是“金课”,大家爱听,听得进去,听得懂,听后能记得住。她不仅是课堂上的名师,更是同学们课后的知心朋友。杨老师以孜孜不倦的教学态度,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影响着每一位同学,温润的音调犹如春日的清风缓缓吹拂着大家的心灵。特别对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同学,杨老师通过日常教学、校企合作、学科竞赛、谈心谈话等方式,影响带动了一大批同学,学生愿意去她的课堂上聆听她的专业传授,愿意跟着她去实验室探索各种科研的奥秘,愿意在她的呵护下感受她慈母般的关爱,哪怕是接受她的批评也能从她那严厉目光的背后感受到她“恨铁不成钢”的疼惜。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对口招生”生源部分同学学习困难多、压力大、动力不足,她的专业思想教育就从学生进校一直做到学生毕业,在她的影响下,同学们普遍提升了专业认同感,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2021级本科生汪礼伟回忆,记得大一刚进学的时候,杨老师就在专业启蒙课上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始,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做到不躺平,不畏难,勇于挑战自我,敢于超越自我。我们并不是基础差,而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坚韧的毅力。大学中关键是要学会学习,这将让我们受益终身。同时,美食中蕴含着科学的原理,我们将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是“能做菜的大厨”,更是“拎得动大勺,做得好美味、说得清原理,配得好营养的专业营养大师” 。

在生活中,杨老师母性特别强,她像个知心姐姐,更是个慈祥母亲,她处处关心关爱学生,视生如子,同学们都愿意跟她谈自己不愿意示人的“小秘密”,到她的办公室找她谈心,无论是学习问题科研问题还是生活问题,都能让同学们感受到杨老师的大爱情怀,她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发展,更关心他们的冷暖健康,“天冷要注意保暖”“饮食要注意营养,少点外卖”“早上不要睡懒觉,要加强锻炼”......到她办公室找她汇报的同学还未坐下,杨老师便递上一杯她亲手自制的营养茶,接过那温暖的茶杯,一股股暖流传遍同学们的全身,温暖了他们年轻纯洁的心灵。杨老师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面对的人生难题多、困惑多,他们需要找人倾诉,愿意找我聊就是对我的信任,我非常享受与学生的相处和交流,能为他们解决问题我很开心,很有成就,这种成就于我而言不亚于取得科研上的大奖”。

在课后指导学生学习方面,她倡导的“师生自愿,双向互选,自由结合”的本科生导师制模式得到师生广泛认可,“一群互相欣赏的人在一起努力做喜欢的事”,这是她的性格,也是她行事的风格。她对学生要求也很严,她常常笑着提醒那些想选她做导师的学生说:“选我做导师可要吃苦的哦”,但“跟着杨老师能学到知识”已经在学生中广泛流传,所以选她做导师的本科生很多,她指导学生参加的相关学科竞赛,如省大学生食品创新设计大赛、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多次获奖。同学们都纷纷说:“虽然我们是本科生,但在‘导师制’下,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领域内专业知识,跟着杨老师也更多地了解到了学科前沿成果,这对于我们学习和参加各类科研竞赛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杨老师还是一位认真负责的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管理方面,杨老师把严厉和坚韧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她的研究生眼中她是典型的“女汉子”,同学们评价她是“说起话来像妈妈,干起活来像汉子”,她自嘲自己是“打不死的小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费用,她常常出差不在外住宿,甚至自己开车起大早出门晚上跑夜路归家,她带的研究生对此感触颇深。2020级研究生胡金朋深有感触地说:“我经常跟着导师深入到企业去做项目。有一次,从企业回来已经很晚了,杨老师说咱们按路上讨论的方案马上就试试,虽然大家都很疲惫,但看到导师都这么拼命,大家就二话没说直接跟着她到实验室又干了半宿……也正是杨老师的这种做法激励着我,在最艰难的时候顽强地坚持,才取得了今天丰硕的成果。”当胡金朋同学第一次收到sci收录通知的那一刻,他激动的第一时间向杨老师报喜,杨老师也为自己的弟子能有这样的进步和成就感到骄傲,她鼓励胡金朋说,一旦找到了规律,第二篇第三篇收录通知都会慢慢来的。刚入校不满一学期的2022级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崔海鹏谈起杨老师,脸上流露出的全是敬佩和羡慕,他腼腆地说:“我是跨专业上研究生,入学半年来,杨老师先指导我补充专业基础知识,然后指导寻找专业问题,循序渐进,手把手教我做学问。找杨老师做导师,我选对了!在为人、做事、做学问等各个学方面我都深切地感受到了杨老师的人格魅力。”

服务社会 硕果累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而科研正是实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日积月累见功勋,春风化雨志不移。自工作以来,杨剑婷老师初心不改,潜心科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不改平淡之本色,不变耕耘之脚步,在农产品深加工和新食品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主持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近7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件。凭借个人突出的工作业绩,杨剑婷老师现还担任安徽省糯米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安徽省果树产业技术体系果品加工与流通岗位专家、安徽省义安区健康食品产业(凤丹)科技特派团团长、安徽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备案单位“凤阳县农产品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负责人。兼任安徽省营养学会理事、安徽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蚌埠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获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优秀讲师称号。

杨老师热心于社会服务事业,是全省知名的食品营养学专家,她常常奔走于学校和企业之间,虽然很辛苦,但却乐在其中。谈到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杨老师总是淡淡地说:“没有什么,我就是喜欢,目前只是做了一点自己爱好的事而已。”杨老师始终保持着对一切未知事物的新鲜感和探索精神,她喜欢思考,喜欢研究。而正是这种勤于思考善于研究的好习惯成就了她很多事业。比如滁菊深加工方向的研究,滁菊是滁州市的特色产业之一,基础的研究与生产应用相结合可以很好地解决区域性特色产业的发展。她回忆说,刚入校那会儿,申请的人才启动项目就与滁菊相关,十多年来一直没有放弃这一领域的研究,在滁菊功能性质、新产品研发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积累,现在仍然在寻求新的突破。在众多的科研项目中,杨老师说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铜陵白姜项目,当她第一次进入白姜工厂的时候,她就产生了疑惑:“在这样的环境下做产品,产品的品质和食品安全有保证吗?”产品没有经过热处理加工杀菌,传统的作坊和工艺生产出来的食品安全隐患很大啊。杨老师立即向企业老板建议:“企业如果想做好,产品想要走出去,程序就必须按照标准的规范来。”随后从四个方面提出改进途径:一是产品的选择,铜陵白姜是铜陵的地理标志产品,一定要选择原产地产品;二是关注产品文化,铜陵白姜被誉为铜陵八宝之一,要充分挖掘产品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三是注重食品安全,改进厂房、设备和工艺,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规范性;四是主动开拓市场,白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要形成品牌积极走出去。此后她带领团队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造升级,攻关核心技术,实现了当地白姜加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杨老师带着的她的团队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热情的服务态度赢得了企业的信赖。2021年怀远一家做富硒食品的企业在合作期满后主动决定再与杨老师所在团队续签一年的技术服务合同,这种信任来源于杨老师团队的真心、真情和真功。回忆这些,杨老师笑着说:“跟我合作的企业‘回头客’比较多,中小企业自身挣钱难,利润不大,老板把钱看得很重,但你只要真心为企业服务,真正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人家还是愿意给钱的。同时,校企合作的过程也是我们了解社会、深入实践,增长才干的机会,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啊!”

执着坚守 源于热爱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杨剑婷老师始终旗帜鲜明地听党话、跟党走,在教育一线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教育政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岗位上,把全部身心投入热爱的教育事业和科研创新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杨剑婷老师于199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于2016年和2022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作为两次被学校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她,始终秉持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2021年杨剑婷被组织确定为“双带头人”,担任食品营养与安全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和烹饪营养与教育专业主任,2022年又被遴选这果蔬及特色食品原料加工团队的负责人,这些岗位虽然没有津贴,工作繁杂,但她从不懈怠,认真有条不紊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在支部书记岗位上,她积极响应学院党委号召,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头推进党建结合与“一支部一特色”深度融合,率领支部党员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支部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在专业主任岗位上,她积极推进“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改革,牵头组织举办专业发展改革研讨会,协助承办“师生厨艺大赛”,推进“食品营养与健康”新专业申报,协助推动食品营养与健康省级高峰培育学科申报等,均取得可喜进展;在团队负责人岗位上,她强调要建机制、组团队、多活动,提出“只有给予每个人平台和机会,团队才会有更大作为”,把“建平台、优环境和增加获得感”作为团队发展的三大重要支柱。该团队新引进的年轻党员魏照辉博士是个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做事踏实的人,谈起杨剑婷,他如是说:“我不爱讲话,在团队中我能专心做擅长的事情,需要对外交流的由杨老师或团队其他成员去做,这是我喜欢的一种工作状态,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面对大家的褒奖和夸赞,杨老师反复说:“事情都是大家干的,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取得的,我就是把大家撮在一起快乐的干活而已,光靠我一个人哪行啊?”

在杨剑婷老师的带领下,食品营养与安全系教工党支部有两位党员被学院党委选树为年度先进典型,杨剑婷老师本人也在2021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考核中获优秀等次,支部2022年党建项目获批立项并入选校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在科研成果方面,她所在团队2022年6月以来已撰写申报各类科研项目19项,获批4项,近阶段到账科研经费近150万元,发表一类科研论文4篇,外出推广、调研50多人次,稳定服务企业8家,为企业研发的加工技术改进、食品质量控制、食品新品研发、食品政策咨询等方面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服务。

学院党委书记付光玺对杨剑婷老师给予这样高度评价:“什么是大情怀、大格局、大奉献、大担当?杨剑婷老师用她的生动实践有力地进行了完美的诠释。她综合素质高,作为学院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专业主任、团队负责人,她处处表现出了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强烈的事业心,剑婷同志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守原则,嫉恶如仇,敢于直言,在学院良好政治生态的打造以及公平机制建设等方面向学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助推了学院相关制度的完善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是学院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贡献者,为学院良好政治生态打造发挥了独特且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缘修得圣贤身,植李栽桃满眼春!我们希望杨剑婷老师在未来新的事业征程上不断突破,锐意创新,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为学院发展做出更好更大的贡献。(特约通讯员:程韬 摄影:陆清 姜余露 审核:付光玺)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