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建设学科建设总结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1-12

点击次数:

2010年,英语语言文学(翻译方向)作为校重点培育学科开始建设。在学校良好政策的扶持下、在科研处的督促与精心指导和外国语学院领导师生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良好的成绩。下面就2010年5月-2013年5月的学科建设工作进行总结,总结分为九个方面,分别是:学科队伍建设、平台建设、项目情况、科研成果、翻译教学、考察调研与学术交流、资金使用、存在问题以及整改措施等。

一、《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任务书》完成情况

任务书包括队伍建设、平台建设、课题立项、科研成果和其它等各项指标。其完成情况如下。

(一)学科队伍建设

目前学科队伍的总体情况通过学科成员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可以反映出来,截至目前,学科组已完成了凝练学科队伍研究方向的任务目标。

1.学位结构

截至目前,学科组共有成员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人,占总人数的8.33%具有硕士学位的9人,占总人数的75%。具有学士学位的2人(4人正采用在职或专项培训的方式攻读硕士学位),占总人数的16.67%。学科建设期间,3人获得硕士学位,1人获得博士学位。

2.职称结构

目前学科组12名成员中副教授3人,占25%,讲师8人,占66.67%,助教1人,占8.33%。在所有的职称类型中,讲师的比例增长迅速。学科建设期间,3人晋升讲师职称,1人晋升副教授职称,圆满完成了任务书中的计划目标。

3.年龄结构

目前学科组成员中30岁以下的3人,占总人数的25%,30岁-40岁之间的有6人,占总人数的50%;四十岁以上至四十五岁之间的3人,占总人数的25%。

4.研究方向

相比较从前而言,当前的学科组在研究方向上愈发固定凝练,已形成了典籍翻译批评研究、实用文体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研究三个研究分支,在12人中,进行典籍翻译批评研究的4人,实用文体翻译研究的3人,进行翻译教学研究的5人。研究的方向固定集中,既有利于学科发展的方向,也方便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学习。

(二)平台建设

这里所指的平台主要是指为教师提供科研和教学的平台、为学生提供翻译的实践平台,截至目前,学科组已圆满完成了平台建设的目标。

1.场地建设

学科建设办公室设在西区A楼五楼,内有《中国翻译》、《上海翻译》、《东方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外国语》等十余种期刊和一定数量的图书,配有联网的电脑,学科建设办公室为学科组的研究和交流提供了场所、书籍和设备。2010-2012年学科组成员围绕学科建设目标和计划,积极开展科研和教研活动,学科组定期开会讨论学科建设的进展,鼓励大家开展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以推动学科建设进程。成员之间经常展开讨论,进行相关的思辨交流,反思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寻找出路。学科组内部已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和教研氛围,应该说,本学科建设已经成功为学科组成员搭建了一个科研和教研的交流平台,极大地提升了整个学科组的研究能力、推动了成员个人提高业务能力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科本身的发展。

2.翻译实践平台建设

学科建设期间,学科组加大了翻译实践平台的建设和运作。借助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安徽省旅游资源外宣翻译研究”,本学科组加强教师和学生参与实用翻译的力度,选择旅游景点简介、宣传材料、企业合同、文化交流项目、产品说明书、产品生产流程与安装等真实的实用翻译材料让学生翻译,主要有“凤阳农村金融失灵与制度供给悖论”、“美国WSC和中国AHSTU合作意向书”、“凤阳花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项目”、“大包干纪念馆纪念馆陈列简介”、“明皇陵景点介绍”、“凤阳县硅产品产业企划书”等等。此外,还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材料进行翻译并进行翻译批评,例如将小说“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与海》)翻译成中文剧本并让学生在实际的排练模拟演出中进行翻译批评并进行重译、将美国历史上的名人介绍翻译成中文进行汇总、选择流行歌曲和自己喜爱的诗歌进行翻译等等。在学生进行实际翻译之后,让其对官方网站上的译文进行对比与评价,以此加强学生的翻译学习与市场需求的密切结合,防止学院式的翻译教育与实际的市场和社会脱节,加强翻译教学与当地的产业和企业的联络,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翻译实践平台,让学生参与翻译市场,使得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要。

3.网络平台的建设

我们还强调网络平台的搭建与应用。出于翻译学科的性质,学科建设期间,我们尝试运用网络进行学科平台的运作。常用的网络资源有中国译协网、世界翻译家协会网以及一些省市的翻译组织网,利用这些网络了解信息开展交流。在学生的翻译实践中,我们建立了公共邮箱,将相关的资源和典型译文发至公共邮箱供大家使用和点评。利用网络平台,将学科建设从时间和空间上加以延伸,使建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经过两年的实践,这种平台的应用收效非常明显。实现了任务书中确定的“搭建翻译实践平台,扭转以往翻译实践与市场实际和社会现实相脱离的局面,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要,从而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被市场和社会所接纳。”目标。

(三)课题情况

学科建设期间,学科组超额完成了课题方面的任务指标。

1.在研课题

目前学科组成员主持的在研课题共有6项,其中省教育厅项目3项,校级项目3项。

相关的在研课题如下:

1)安徽省教育厅专项项目“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古诗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2)安徽省教育厅专项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典籍的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讨”;

3)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4)本校课题“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下的中文商标的英译探究”;

5)本校课题“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的主体关注和学习策略研究”;

6)本校课题“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的建构与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2.结题课题

学科建设期间,本学科组课题结题8项,本别是:

1)安徽省教育厅课题“《红楼梦》翻译研究范式的嬗变与理性回归”;

2)安徽省教育厅课题“英语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3)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安徽省旅游资源外宣翻译研究”;

4)本校重点教研课题“英语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5)安徽省教育厅项目“美学观照下的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研究”;

6)本校课题“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与中国异化翻译理论比较研究”;

7)本校课题“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及物性分析视角下的古诗英译”;

8)本校课题“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的主体关注和学习策略研究”。

3.课题申报

学科建设期间,学科组成员申报的课题共有35项,平均每人申报3项。相比较从前而言,课题申报呈现以下特点:

1、学科组成员申报课题非常踊跃,积极性之高前所未有;

2、课题申报书的填写更加专业、规范;

3、从翻译学科涉及领域来看,选题范围具有一定的广度,涉及文化典籍翻译、实用文体翻译和翻译教学;

4、不同的选题能够从现象到本质、从外部到内部,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

5、从现象入手,以一定的理论为支撑进行研究,更加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结合;

6、体现出强烈的问题解决意识,课题申报从实际的问题入手,注重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学科组成员申报的省教育厅以上级别的课题有: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与教学时效性关系研究”;

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研究”;

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翻译教育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研究”;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清末民初文化坚守派的翻译救国之路研究”;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典籍的译介研究”;

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民初文化坚守派的翻译救国之路研究”;

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典籍的译介研究”;

8)省规划办项目“安徽入境旅游经济与翻译”;

9)省规划办项目“《红楼梦》少数民族语种译本研究与民族文学、文化的发展融合”;

10)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精神的本土传承与文化身份的异域建构-典籍英译与中国少数民族语种翻译的对比研究”;

11)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古诗英译”;

12)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韦努蒂翻译理论关照下的汉语古诗词英译理论构建与翻译实践”;

13)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元文化视角下翻译课程考核模式的研究”;

14)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课题“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15)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影响学习者翻译能力的因素探究—基于PACCEL语料库的研究”;

16)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典籍的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讨”;

17)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课题“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古诗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18)省规划办项目“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安徽省标识语英语译写标准研究”

19)省规划办项目“博雅教育理念对安徽省应用性本科教育建设的应用研究”。

20)安徽省教育厅专项课题“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21)安徽省教育厅课题“多元文化视角下翻译课程考核模式的研究”;

22)安徽省教育厅课题“鲁迅翻译观嬗变的多元探源”;

23)安徽省教育厅课题“从功能目的论谈英若诚戏剧翻译策略”;

24)安徽省教育厅课题“安徽省城市公示语翻译研究”;

25)安徽省教育厅项目“美学观照下的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研究”。

总体来说,在项目申报与完成方面,本学科组已实现了任务书中规定的目标。

4.获批课题

学科建设期间学科组成员获批课题9项,分别是:

1)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安徽省旅游资源外宣翻译研究”;

2)安徽省教育厅项目“美学观照下的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研究”;

3)安徽省教育厅专项项目“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古诗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4)安徽省教育厅专项课题“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5)安徽省教育厅专项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典籍的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讨”;

6)本校课题“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下的中文商标的英译探究”;

7)本校课题“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的主体关注和学习策略研究”;

8)本校课题“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典籍的译介研究”;

9)本校课题“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主题交往体系的建构与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研究”。

总体上来说,学科组完成了“组织学科团队成员积极申报校或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社科联或哲学规划办研究项目,争取立项。”的目标。

(四)科研成果

1、专著(合著)出版

《安徽旅游与文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英汉全译笔译实践教程》,国防大学出版社,2012;

《新世纪西方翻译理论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论文发表

学科建设期间,本学科组成员已经发表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25篇。

1)非英语专业翻译技巧教学必要性探究,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学报,2010年第1期

2)和谐在于创造—试论汉语古诗诗歌形式的传译,海外英语,2010年第9期

3)迈克尔.克莱顿作品中的异化主题探析,科技信息,2010年22期

4)多维视角下二元翻译因素的并置与转换,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5)翻译中的情态观照与功能指向,外国语言文学,2010年第2期

6)经验功能分析视角下的古诗英译,科技信息,2010年24期

7)课堂交互活动促进学生口语水平提高的实证研究,空中英语教室,2010年第3期

8)试论英语本科专业渗透式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建设,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9)课堂交互对不同性别学生口语水平的影响,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0)浅谈词汇衔接在英语写作中的重要性,科技资讯,2011年16期

11)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主体体系建构的整体观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12)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及物性分析视角下的古诗英译,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学报,2011年第4期

13)两类“原型理论”与翻译研究,考试周刊,2010年第46期;

14)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偏差与分层次教学,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学报,2010年第6期;

15)网络媒介参与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第5期;

16)外宣翻译中的不足与原因分析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学报,2011年第6期

17)《红楼梦》少数民族语种译本的研究状况探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18)中国大陆翻译师资队伍现状与角色实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19)翻译能力构成体系的重新建构与教学启示外语界,2012年第3期;

20)中国大陆翻译师资队伍状况的嬗变分析外语研究,2012年第2期;

21)浅析《大学英语》中低调陈述结构的语用功能及翻译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22)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学报,2012年第4期;

23)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的再构途径中外企业家,2012年第4期;

24)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特色商标翻译---以奢侈品翻译为例考试周刊,2012年第8期;

25)泰勒对《三国演义》性别称谓体系的解构与重构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与以前发表的论文相比,学科建设期间,学科组成员发表的学术论文在质量和发表期刊的档次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从论文的题目来看,大家关注的学术问题更加深入、研究方向也更为明确。在科研成果的发表方面,本学科组已实现了任务书中规定的目标。

(五)其它

在其它任务例如翻译教学方面,编辑完成翻译教学使用的英译汉各种技巧集锦一套、英译汉常识和基本理论汇总一套;编辑完成翻译教学使用的汉译英各种技巧集锦一套、汉译英常识和基本理论汇总一套;英译汉习题一套、汉译英习题一套、英译汉试题库一套、汉译英试题库一套。已超额完成了任务书中拟定的目标。

(六)没有完成的目标

由于职称名额的限制,目前学科组还有一人没有评上讲师职称。另外,由于教师边工作边攻读学位,压力较大,还有2人没有获得硕士学位。

二、学科建设的主要进展

(一)学科方向的凝炼

相比较从前而言,当前的学科组在研究方向上愈发固定凝练,已形成了典籍翻译批评研究、实用文体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研究三个研究分支,在12人中,进行典籍翻译批评研究的4人,实用文体翻译研究的3人,进行翻译教学研究的5人。研究的方向固定集中,既有利于学科发展的方向,也方便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学习。

(二)学科队伍的汇聚

在学科队伍的汇聚方面,注重成员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位结构的平衡,同时考虑成员不同学术背景的互补,形成复合互补的队伍。

目前学科队伍(共12人)结构一览表:

学位结构

博士

硕士

学士

专科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1

8.33

9

75

2

16.67

0

0

职称结构

副高职以上

讲师

助教、见习

人数

人数

人数

3

25

8

66.67

1

8.33

年龄结构

年龄分布

55岁以上人数

55~40岁人数

40岁以下人数

0

3

9

平均年龄

36.43

研究方向

典籍翻译批评

实用文体翻译

翻译教学

人数

人数

人数

4

33.33

3

25

5

41.67

(三)加强科学研究

对于结题课题,学科组要求严格按照任务书进行结题,尽量不延期,结题时先在本学科组内部进行交流,找出其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对于在研课题,学科组督促相关成员加强研究,多出成果。同时,要求各成员积极申报项目,积极争取立项。在要求申报质量的同时,要求成员多申报,以申报数量促进获批数量。这些要求有:

1、学科组成员必须踊跃申报课题;

2、课题申报书的填写必须专业、规范;

3、在学科涉及领域上,选题范围须具有一定的广度,可以从文化典籍翻译、实用文体翻译和翻译教学等多个方面进行涉及;

4、选题应从现象到本质、从外部到内部,须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

5、从现象入手,以一定的理论为支撑进行研究,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结合;

6、课题申报须具有强烈的问题解决意识,从实际的问题入手,注重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在成果的发表方面,要求学科组成员发表的学术论文在质量和发表期刊的档次上都要有显著提高。在论文的选题上,要求大家关注的学术问题更为深入、研究方向也要更为明确。

(四)学科平台建设

学科建设启动以来,学科组非常重视学科平台建设,包括场地建设、翻译实践平台建设和网络平台建设。

随着学科建设的推进,学科组积极争取,有了自己的学科建设办公室,并配备《中国翻译》、《上海翻译》、《东方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外国语》等十余种期刊和一定数量的图书,配有联网的电脑。学科建设办公室为学科组的研究和交流提供了场所、书籍和设备,方便学科组成员开展科研和教研活动。

学科建设期间,学科组加大了翻译实践平台的建设和运作。借助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安徽省旅游资源外宣翻译研究”,本学科组加强教师和学生参与实用翻译的力度,选择旅游景点简介、宣传材料、企业合同、文化交流项目、产品说明书、产品生产流程与安装等真实的实用翻译材料让学生翻译。此外,还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材料进行翻译并进行翻译批评,例如让学生翻译剧本并进行实际的排练模拟演出。在学生进行实际翻译之后,让其对官方网站上的译文进行对比与评价,以此加强学生的翻译学习与市场需求的密切结合,防止学院式的翻译教育与实际的市场和社会脱节,加强翻译教学与当地的产业和企业的联络,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翻译实践平台,让学生参与翻译市场,使得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要。

我们还强调网络平台的搭建与应用。出于翻译学科的性质,学科建设期间,我们尝试运用网络进行学科平台的运作。常用的网络资源有中国译协网、世界翻译家协会网以及一些省市的翻译组织网,利用这些网络了解信息开展交流。在学生的翻译实践中,我们建立了公共邮箱,将相关的资源和典型译文发至公共邮箱供大家使用和点评。利用网络平台,将学科建设从时间和空间上加以延伸,使建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五)人才培养

学科组鼓励成员凝练研究方向,进行学术锻炼,同时要求成员积极申报职称、攻读学位。学科组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加强交流,这种交流分为外部交流和内部交流。

在外部交流方面,学科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学习了先进的做法、获得了宝贵的经验。2010年5月参加了河南大学的“典籍翻译研讨会”,2010年11月参加了宁波大学的“中国英汉语比较研讨会”,2011年5月学科组相关人员参加了在上海大学举行的“实用翻译研讨会”,会中与其他参会人员交流了新形势下实用翻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011年6月参加了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的“翻译学科建设研讨会”,了解翻译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向,2012年11月,参加了在苏州大学举行的“中国翻译高层论坛”。

此外,学科组成员还选择相关话题在学科组内部进行充分交流,之后再围绕相关话题进行讲座,将学术交流拓展到学科组之外,以开放的姿态开展学术交流,积极推动学科的发展。

2010-2013年学科组成员已经举办的学术讲座一览表

讲 座 名 称

时 间

地点

主讲人

翻译能力的复合培养模式

2010年6月5日

外语多媒体

张瑞娥

诗歌翻译中美学元素的缺失与补偿

2011年6月10日

求A403

徐多毅

翻译能力的构成与译者培养

2011年10月19日

外语多媒体

张瑞娥

外宣翻译中的不足及成因分析

2011年10月26日

外语多媒体

陈德用

翻译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解读

2011年11月9日

求知楼A203

陈德用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现状与走向

2011年11月16日

外语多媒体

程福干

韦奴蒂翻译思想研究

2011年11月23日

外语多媒体

董杰

教师信念、教学改革与教学发展

2011年11月30日

外语多媒体

刘萍

《红楼梦》翻译研究三十年

2012年5月2日

外语多媒体

张瑞娥

建立标识语英语译写标准,打造安徽省外宣文化名片

2012年5月23日

外语多媒体

陈德用

语言模因论与大学英语教学

2012年11月21日

外语多媒体

阎丽

美国西进运动与西部开发对比研究

2012年11月14日

求A403

郑东方

建立中国翻译理论的思考

2012年11月28日

外语多媒体

郑东方

语篇分析与外语教学

2011年10月10日

外语多媒体

张瑞娥

专业八级翻译技巧与策略

2012年12月4日

新B404

董杰

翻译人才培养方案解读

2012年10月10日

求A103

陈德用

(六)资金使用情况

学科建设期间,学科组资金使用的情况谨慎合理,使用每一笔费用之前我们都精打细算,把资金的使用效果发挥到最大化。学科组资金使用情况一览表:

类别及比例

支出科目

金额(万元)

课程建设费(27.88%)

调研费

0.40

教学材料

0.12

编辑打印

0.06

科研业务费(47.12%)

学术会议

0.36

期刊发表

0.62

图书资料和设施费(25%)

1.图书资料费

0.48

3.其它小型设备费

0.04

合 计

2.08

三、重点学科建设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一)专著(合著)出版

1.《安徽旅游与文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完成人:陈德用,依托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安徽省旅游资源外宣翻译研究”);

2.《英汉全译笔译实践教程》,国防大学出版社,2012(完成人:张瑞娥,依托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课题“英语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3.《新世纪西方翻译理论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完成人:张瑞娥,依托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专项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典籍的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讨”);

4.《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完成人:张瑞娥,依托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专项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典籍的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讨”、本校课题“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主题交往体系的建构与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研究”)。

(二)代表性论文发表

学科建设期间,本学科组成员已经发表代表性论文有:

1.多维视角下二元翻译因素的并置与转换,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完成人:张瑞娥、陈德用,依托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课题“《红楼梦》翻译研究范式的嬗变与理性回归”)

2.翻译中的情态观照与功能指向,外国语言文学,2010年第2期(完成人:张瑞娥,依托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课题“《红楼梦》翻译研究范式的嬗变与理性回归”)

3.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主体体系建构的整体观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完成人:张瑞娥,依托项目:本校课题“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主题交往体系的建构与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研究”);

4.外宣翻译中的不足与原因分析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学报,2011年第6期(完成人:陈德用,依托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安徽省旅游资源外宣翻译研究”);

5.《红楼梦》少数民族语种译本的研究状况探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完成人:张瑞娥、陈德用,依托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专项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典籍的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讨”);

6.中国大陆翻译师资队伍现状与角色实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完成人:张瑞娥,依托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课题“英语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7.翻译能力构成体系的重新建构与教学启示外语界,2012年第3期(完成人:张瑞娥,依托项目:依托项目:本校课题“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主题交往体系的建构与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研究”);

8.中国大陆翻译师资队伍状况的嬗变分析外语研究,2012年第2期(完成人:张瑞娥、陈德用,依托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课题“英语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9.泰勒对《三国演义》性别称谓体系的解构与重构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完成人:张瑞娥,依托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专项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典籍的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讨”)。

(三)其它

编辑完成英译汉各种技巧集锦一套、英译汉常识和基本理论汇总一套;编辑完成汉译英各种技巧集锦一套、汉译英常识和基本理论汇总一套。(完成人:张瑞娥、陈德用)

四、学科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设想

总体上来说,与以前相比,学科组在队伍建设、平台建设、项目申报和成果发表等各个方面已有很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

(一)存在的不足

目前学科的不足特别表现在学科队伍和研究条件两个方面。

1.学科队伍方面

学科组成员的职称和学历结构急需改善,研究能力急需提升,研究视野急需扩大。目前,学科队伍的职称、学位结构尚欠合理。学科组成员的学术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到现在为止,在研的厅级项目数量较少,在二类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也不够理想,学科组急需在成员的职称、学位和科研能力方面加大工作以尽快形成合理的学科团队。

2.研究条件方面

学科组的研究条件亟待改善,对于国内外先进的做法和最新研究设施只能是望梅止渴,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对于市场上先进的翻译工具、翻译设备等等由于价格昂贵难以购买,一些相关的研究设想也就难以实施。

(二)设想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平台建设方面加强力度、克服困难,争取学科建设的实际进展和理想效果。

1.加强学科团队建设

针对目前学科队伍的实际情况,我们计划充分发挥学科组成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造条件进行对外交流和内部切磋,加快学科队伍的优化进程,鼓励学科组成员积极争取在职进修和职称评定的机会以提高学历、学位和职称层次,邀请校外相关专家学者开设学术讲座和对学科组进行积极引导和帮助,发动学科组成员参加科学研究和申报项目,协调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实现和发展,努力形成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2.加快学科平台建设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学科平台建设,改善研究设施和资料积累等相关条件,积极开展学科内部和对外学术交流,拓展学术视野,浓厚学术氛围,为学科的健康快速成长提供平台。吸纳有一定科研经验和科研能力的人员加盟,构建本学科的学术梯队使学科平台建设更加健全、合理、有效。

此外,我们还将继续完善翻译实践平台的建设,与本地的旅游产业和企业加强联络并有效利用网络,让教师和学生参与翻译市场,参与实际翻译项目进行翻译,进一步扭转以往翻译实践与市场实际和社会现实相脱离的局面,使得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要,从而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被市场和社会所接纳。

地址:安徽省凤阳县东华路9号

电话:0550-6719002、6732072

/index.html
院长邮箱
/index.html
书记邮箱
/index.html
纪委邮箱

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外国语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9 ah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