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迎捷研究员,1982 年毕业于我该院农学专业,现任上海农科院院长,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潘迎捷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我国食用菌的科学研究,因其在科研与管理上的突出成就和贡献,曾当选为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又以自己一直走在食用菌研究领域的前沿,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深的学理层面,被誉为“中国食菌第一人”。
校庆当天,我们大学生记者团有幸采访到了潘迎捷院长。年近半百的他是经历过上山下乡的那一代“老三届”,不平凡的经历却给了他勇往直前的毅力,寒来暑往几十年,他对科学和理想的追求从未懈息。采访中潘院长给人的感觉亲切和蔼,一派谦谦学者之风,娓娓叙谈之中满染着一份对生活的珍视和对母校的热爱。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潘迎捷研究员(以下简称潘)
记:此次重返母校,能谈谈您的最深感受吗?
潘:在五十年校庆之际,看到既陌生又熟悉的校园,重逢曾经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我的心情特别激动。
记:您认为我院的办学特色是什么?能否为我院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潘:母校一直以培养介格的农业科技人才和职业教育师资为已任,帮助农业走上科技促发展的道路。在母校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中,我认为应该努力做到一个“上天”,一个“入地”。“上天”是指为国内重点高校输送一批优秀的研究生,培养高层次的农业科技人才:“入地”是指着重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侧重于分类管理,深入基层。要力求使“上天”。“入地"形成一种办学新特色。
记:您认为当今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潘: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大学生的就业由政府安排。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就业不只注重个人的学历和资历,更侧重于个和贡献,比如说业务能力、管理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等。因此在校期间,我们就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我们推崇树立远大理想,但要与务实的态度相结合,要努力学好本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益的玩乐上,这样就业的选择余地也就大了。
就在结束采访的当天下午,我们又前往多媒体教室,聆听了潘院长所作的皇冠正规娱乐平台关于21世纪的农业生物技术的学术报告。他在报告中对农业的现状和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进行了系统、严谨的梳理和讲解。他的思考着眼整体措词涵盖全貌,深入浅出、精辟简明的报告赢得了全场听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潘院长满怀深情地勉励大家:当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前所来有的,而生物技术也将开辟21世纪农业技术现代化的新纪元。面对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面对重返母启智研志的广阔天地, 每一位学子,都应该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把眼光看得更高远一些,拿出朝气来,照着自己的理想,脚踏实地地向着前方迈进。(作者:朱成林 罗小兵 朱永生 选自2000年12月5日《安徽技术师范学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