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服务展示

志愿者服务展示
    安徽农业大学:建在绿色田野上的“专硕创新班”
    2020年12月31日 10:17 姜家生 夏利明 李建超 点击:[]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深化综合改革,遵循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2020年11月6日,由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在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成功组织召开“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服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暨产学融合助力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论坛。为展示联盟理事单位的农科研究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和实践育人的成果,现特别推出“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服务联盟工作创新案例交流”专栏,以增进交流,互鉴共享。

    第8期推出:安徽农业大学——建在绿色田野上的“专硕创新班”。

    建在绿色田野上的“专硕创新班”

    “利用光伏板进行猕猴桃栽培种植,让我看见了科技的力量,更坚信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决心。”这个看起来还略显书生气息的大男生,是安徽农业大学2019级农艺与种业研究生赵庆晨,一年多来,他跟随导师隔三差五就来到这里,见证了猕猴桃的茁壮成长,目睹了一颗颗长势喜人的猕猴桃挂满枝头……

    而三年前,这里还是庐江县泥河镇一眼望不到边的光伏项目。大片的光伏板静静矗立,光伏板下面的土地空间,则只能闲置处理。

    经过安农大专家团队的指导帮扶,160亩光伏板下猕猴桃长势良好。今年九月份,村民们开始采摘猕猴桃。一亩地产量达到1500斤,纯收益5000元以上。有力助推了当地脱贫攻坚。

    安农园艺学院贾兵副教授带领研究生开展技术推广服务

    这一切,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为了更好的对接地方产业需求,该校大力加强研究生教育培养改革,成立“大学农业推广专硕创新班”,扎根江淮大地培养研究生。

    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2017年的一天,赵庆晨的研究生导师贾兵带着团队成员到庐江县黎河镇搞技术推广,看到田里建了很多光伏板,因为板下光照不足,没法种庄稼,感觉很可惜。“光伏板能有效起到遮阳作用,其支柱可直接作为猕猴桃园立柱,省去了架材投入,也避免了植株受雨水风雪的影响,病虫害少。”在贾兵的指导下,赵庆晨跟着导师和团队其他成员开展了大量实践调研,经过反复研讨、论证,大家觉得这是进行猕猴桃栽培种植的有利条件。

    “作为学校专硕创新班成员,我很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机遇。”赵庆晨说,作为创新班成员,他享有很多“特权”和“机会”。早在2017年,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现代农业推广专业人才,安徽农业大学开展研究生培养改革,成立大学农业推广专硕创新班,并出台《“大学农业推广专硕创新班”实施办法》,旨在打造服务中国特色新型大学农业推广体系的高端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并以专硕创新班为示范,探索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和完善新型大学农业推广体系,助力地方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服务乡村振兴。

    安农校长夏涛与首届专硕创新班毕业生合影留念

    为了全面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实践水平,在专硕创新班培养途径方面,学校将专硕创新班培养工作与学校办学格局充分对接,充分发挥区域性综合试验站在的功能与作用;为了选拔优秀成员,创新班与该校“现代青年农场主”试验班“无缝”对接;同时还与国际化办学有效对接,拓展创新班学生的国际视野。

    “电脑里种不出优质的水稻。”在该校副校长操海群看来,农业高校培养的人才,就要紧贴地方需求,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因此我们的改革理念之一,就是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该校以建立在全省的8个综合试验站为依托,规定创新班学生在完成校内理论课程学习后,就需要参加农业科学与技术调查、研究和推广实践,针对所在区域技术需求开展研究工作;每学年需不低于3个月时间或一个种植(养殖)周期在试验站从事研究工作。

    安农动物科技学院张子军教授带领创新班研究生在试验地开展科技服务

    “通过到田间地头、基层一线,发现了很多在实验室看不到的问题。”赵庆晨说,通过光伏板开展猕猴桃栽培种植后,他们在实际生产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虽然光伏板遮光效果达到了,但是在弱光照条件下,猕猴桃营养生长旺盛,组织不够充实,花芽分化较差。“这就要求我们再回到书本、回到理论、回到实验室,探索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和科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产生了智慧的火花。通过光伏板开展猕猴桃栽培种植,填补了国内猕猴桃种植农光互补项目的空白,为解决光伏板下的土地利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真没想到利用光伏板进行猕猴桃栽培种植,能带来如此大的经济效益。“要特别感谢安农大科技团队的精心指导和帮助,助力我们村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庐江县泥河镇沙岗村村民张吉能充满感激地说。

    论文写在田野山林

    “在‘创新班’驻试验站一年多的学习工作中,经常跟着导师和其他老师参与农技推广工作,在走村串户、田间地头上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2017级专硕创新班的柳听辉,在进入创新班之后,到了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北综合试验站学习,进入田间、接触农民。通过与农民一起劳动、交流,让他知道了皖西北地区普通农民的希望与梦想,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先进农业技术来到当地,梦想每年的作物都能有个不错的产量,卖个不错的价钱。

    “一次一次的农户调研,一次一次的与老乡交流,一天一天与农户一起劳动,使我看到皖西北老乡对于农业知识的渴望,对于土地的热爱,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的学习斗志,坚定了为家乡农业贡献一份微薄力量的信念。”

    这样的信念产生后,柳听辉不停的思索,我能为老百姓做点什么呢?通过调研,他得知临泉当地特产生姜品种“虎头姜”种植面积很大,是部分镇村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但是由于生姜连作,夏季高温多雨时姜瘟病容易大规模发生,危害严重,老姜区一度大量减产甚至绝收。所以,结合临泉生姜种植实际情况,在导师指导下,他的毕业论文确定了以“硒等矿物元素对姜瘟病原菌致病力影响”作为研究课题,并为之开展了大量工作。


    创新班学生马横宇、王令在试验站进行玉米样品处理

    因为长期驻点在试验站,柳听辉和当地老百姓打成了一片。大家遇到了什么问题,也会和他说一说。2018年,当地生姜种植大户老杨,因姜瘟病病害严重找到了试验站,柳听辉和导师第一时间帮忙联系了校内专家,通过在实际操作中改善种植管理模式、增施硒肥等做法,成功控制姜瘟病的蔓延,保障了生姜的产量。时隔一年,柳听辉再次走进该村回访,老杨紧紧拉着他的手,动情地说:“多亏你们送来的技术,才有今年的好收成,今年的收入可以把家里的老房子翻新一下了。”

    该村村支书动情地说,“你们的科研团队为我们村生姜种植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有了你们驻点在这里,我们感到很踏实,脱贫攻坚的信心更足了。”

    改革创新取得累累硕果。近年来,该校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的贡献率达到76.6%。每年集成、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1000多项。《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曾报道了该校科技专家群体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典型事迹。

    人才植根广袤大地

    “农业高校只有把研究方向与农业产业需求有机融合,才能让科技的力量落到实处,才能有效打通科学研究的最后一公里。”该校研究生院院长蔡永萍说,为了提升专硕创新班培养水平,学校全面推进研究生校院两级管理,充分发挥培养学院和导师的主体作用,并从论文的选题、形式、要求等方面,对专硕创新班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做出明确要求。在论文选题上,明确要“围绕农业推广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包括针对有重要应用价值或应用背景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在论文形式上,可以是调研报告、农业推广项目策划、农业设计项目或试验示范,也可以是技术改造项目、技术攻关研究专题、新工艺、新材料、新品种的研制与开发等方面;在论文内容上,要求主要研究数据或研究内容应来自试验站所在区域的试验基地、新型经营主体等的研究、试验和推广工作;尤其在评审答辩环节,更加注重考查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实际生产中的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升人才培养效果,我们为创新班的研究生配备了‘双导师’”,蔡永萍介绍说,学校在师资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专硕创新班实行校内校外导师合作培养的“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验站站长、产业联盟首席专家和试验站推广支撑或管理专家为主体,校外专家为试验站地方专家,包括所在市县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

    安徽省副省长王翠凤考察专硕创新班并与研究生亲切交流

    多方协同,产生了积极效应。一方面,学校采用“学校+政府+行(企)业”、“综合试验站+产业联盟专家”等形式构建了长期稳定的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300余个,与170家企业成立乡村振兴合作企业战略联盟,依托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立了“一站一盟一中心”的校县合作模式,组建“校内专家+地方专家+研究生”科研团队,汇聚了350多名专家教授,研究生每年参与团队工作达2000人次,累计培养了4800多名研究生,超过半数选择在现代农业发展领域工作,他们用智慧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地方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展望未来,大学农业推广专硕创新班将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整合行业企业资源,继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应有贡献。

    关闭

Baidu
sogou